标准光源就是用于颜色检测的照明光源,不过人工标准光源灯管在制造过程中,想要完全匹配标准光源光谱功率分布是不可能做到的,为了保证颜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,对色用的标准光源偏差范围就有所要求。
标准光源的偏差范围要求:
既然是标准光源,那么这种光源就必须要达到标准要求,必须符合CIE(国际照明委员会)的标准。然而CIE的要求往往很宽泛,如照度范围宽达750Lx-3200Lx,对某些光源的色温范围也允许有±500K的误差。而一些大型企业的标准则要高过CIE的标准,特别是一些知名的标准光源箱生产厂家,采用了更加严厉的生产标准,如光源的色温范围控制在±200K以内,以保证灯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,仍然在国际标准的范围之内。
现有的标准光源对色观察箱都没有色温和照度等参数的监测,而随着使用时间增加,光源组件的材质变化会造成辐照光源的色温照度发生变化,这会使得用户判定颜色和鉴别色差或测定的结果会发生一定的偏差。所以用户平常使用标准光源箱应该严格的按照校准规范操作,合理的进行维护保养,以减小因为人为因素造成更大的误差!
标准光源判定指标:
在CIE推荐的标准光源之中,主要就可以分为A、B、C、D、E、F等不同的类型。想要理解标准光源ABCDEF,首先我们就需要了解标准照明体。
我们将人眼可以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,不同的可见光具有的光谱分布是有区别的,由于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不一致,照射在物体表面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。为了统一颜色测量的标准,CIE就推荐了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。
CIE标准照明体指的就是用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定义的照明体,它可以由一种光源或多个光源来实现。而CIE标准光源,就是用来实现标准照明体的人工光源,其相对光谱功率分布近似于CIE标准照明体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。
简单来说,标准照明体就是一种理想的照明环境,而标准光源就是实现这种照明条件的人工照明灯管、灯泡。
通常评定某种光源是不是标准光源,主要就看两个指标:色温和显色指数。
比如D65标准光源,其色温标准就是6500K,实际生产的灯管肯定是难以达到理想的色温效果的。大多数厂家生产的灯管检测时,只要其色温在6500K±200K范围即可。这里的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,光源色温不同,带来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,它以绝对黑体的加热温度来定义。
当然色温满足要求并不代表就是标准光源,它还需要满足光源显色指数的要求。显色指数就是指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的一个指标。它以参照光源(基准光源)下物体呈现的颜色作为标准,某种光源条件下,物体呈现出来的颜色与参照光源下呈现的颜色接近程度,就叫做显色指数。显色指数越高,那么光源还原物体颜色的能力越强,我们观察到物体的颜色也会更加准确。
一般公认中午的日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参照光源,并且中午日光的显色指数设定为100,然后通过公式,计算出不同人工光源的显色指数。当然,有时候也会以白炽灯作为参照光源,这是由于白炽灯是一种热辐射光源,白炽灯显色性非常接近日光。
以上就是小编搜集整理的“标准光源的偏差范围要求”全文内容,想了解更多标准光源箱行业资讯的用户,可以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!